行业资讯

为什么线路板阻焊会出现色差?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详解

作者:labbe 发布时间:2025-11-05 点击:

在PCB制造过程中,阻焊层(Solder Mask)的颜色不仅仅是外观的一部分,更是体现生产稳定性与品质管控能力的重要指标。
然而,在量产过程中,不少厂商会发现同批次或不同批次线路板的阻焊颜色存在
深浅不一、色泽偏差
等问题,即所谓的阻焊色差。这种色差若未妥善控制,不仅影响外观一致性,还可能被客户判定为质量异常。

那么,为什么线路板阻焊会出现色差?又该如何有效检测与预防?本文为您全面解析。

推荐产品:色差仪分光测色仪

为什么线路板阻焊会出现色差?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详解(图1)

一、线路板阻焊色差产生的主要原因

线路板阻焊层的颜色变化,通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常见原因包括:

阻焊厚度不均

在丝印或喷涂过程中,油墨厚度控制不当,会导致光线反射率不同,呈现出明暗差异。尤其在有套印工艺的批次中,这种差异更明显。

烘烤工艺控制不良

PCB烘烤时若放置位置不当或温度不均,局部区域容易出现色偏或发黄。过长的烘烤时间同样会让油墨受热老化、颜色变深。

返工板处理不当

部分板在喷锡、退锡或返工过程中经受二次高温冲击,阻焊层颜料结构被破坏,从而与正常板产生色差。

材料批次差异

阻焊油墨、稀释剂等原材料若来自不同批次或供应商,配比、浓度和稳定性差异都可能引发颜色不一致。

终检及补油工序影响

在出货前补油或修复时,若再次烘烤温度控制不严,也会导致补油区域颜色偏差。


二、如何检测线路板阻焊的颜色差异?

为了确保产品外观一致性,企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检测阻焊色差:

1. 人眼目视评定

在标准光源箱下观察PCB颜色差异。虽然简单直观,但受光源、角度与个人视觉差异影响较大,主观性强。

2. 色差仪定量检测

现代PCB厂家普遍使用色差仪进行客观检测。
色差仪通过分析样品的L*(亮度)、a*(红绿度)和 b*(黄蓝度)三个坐标值,计算出色差值ΔE,用数值精确表示颜色偏差程度:

  • ΔE ≤ 1:人眼几乎无法察觉;

  • ΔE = 1~2:轻微差异,可接受;

  • ΔE > 3:肉眼可见色差,需工艺调整。

通过定量化检测,工程人员可以精准判断阻焊层是否在允许色差范围内,提升生产一致性与品质可控性。


三、阻焊色差的预防与改善措施

为避免阻焊色差反复出现,应从材料、工艺与检测三方面入手:

1. 统一油墨与稀释剂批次

保持油墨的配方一致性,避免混用不同品牌或批次,严格按比例搅拌均匀。

2. 严控烘烤温度与时间

建立温度监控记录制度,保证烘烤炉分布均匀。超时烘烤或温差过大都会加剧色差。

3. 返工与补油流程标准化

所有返工板应彻底清除原阻焊层后再重新印刷,禁止直接套印;补油板烘烤时间须严格控制。

4. 引入色差仪检测系统

在制程关键点(如喷锡后、终检前)使用色差仪抽检,建立阻焊色差数据库,实现量化管理。

5. 建立客户色差标准

对于外观要求严格的客户,建议在前期明确可接受的ΔE范围,作为出货判定依据。


四、结语

线路板阻焊色差虽属外观问题,却体现了生产一致性与品质稳定性。
通过规范的生产工艺科学的温控管理精准的色差仪检测,企业不仅能有效降低色差不良率,还能提升整体制程能力与品牌口碑。

在现代化PCB生产中,使用专业色差仪检测阻焊层颜色已成为趋势,它让颜色检测从“主观判断”变为“数字化标准”,让品质控制更可量化、更可靠。

我司多年来,公司始终坚持自主设计、研发与生产,专业销售:对色灯箱、光泽度仪、色差仪、分光测色仪多款仪器在线解答免费测样,可以直接联系我们了解更多!


推荐资讯
推荐产品